我們需要什么樣的保供?上海一街道的做法值得推廣
疫情期間,我們防范的是病毒,而不是居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文 | 海上客
這兩天,上海的一些街鎮發放的生活物資大禮包被居民屢屢投訴,不少還曬到網上。緊接著,處理結果也來得挺快。
上海通報3起在疫情防控中不擔當不作為典型問題 圖:中共上海市紀委、上海市監察委員會網站截屏
譬如近日,閔行區梅隴鎮有居民反映,該鎮發放的第四批生活保障物資中,部分豬肉存在質量問題。4月19日,“廉潔上海”微信公眾號就發出通報稱,“閔行區梅隴鎮副鎮長任偉萍、經濟發展辦公室主任栗爽,在發放保供物資過程中存在失職瀆職問題,致使不合格豬肉產品發放給社區居民,造成嚴重不良影響。兩人均被黨紀政務立案,接受進一步調查,并按程序分別被免去副鎮長、經濟發展辦公室主任職務”。
“廉潔上海”是中共上海市紀律檢查委員會的微信公眾號。實際上,在中共上海市紀委、上海市監察委員會網站上,當天也同時發布了這起事件的黨紀政務立案信息。
01
近幾日,上海存在的有關疫情期間保供物資問題,當然不止一起。 在海叔看來,確實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先要看看都是哪些保供物資——
第一種,有類似梅隴鎮這樣的采購環節存在問題者。 根據警情通報,4月9日,梅隴鎮政府與咨諭實業公司簽署《保供協議》,涉及采購人民幣760萬余元、11萬份保供豬肉,此后,犯罪嫌疑人采購了人民幣300余萬元豬肉運抵梅隴鎮。犯罪嫌疑人在明知以次充好的情況下仍提供資金支持。目前,案件在進一步審理中。
上海市公安局4月19日警情通報
海叔要多說一句的是——4月9日,正是梅隴鎮黨委書記陳冬發,黨委副書記、鎮長張震因疫情防控不力雙雙被免職的日子。也就是說,當天代表梅隴鎮與無良企業簽署《保供協議》的該是副鎮長任偉萍。在“廉潔上海”發布的處理梅隴鎮豬肉采購相關案件的通報中,有一句話——“造成嚴重不良影響”。那么,上海各街鎮目前是否還有其他造成嚴重不良影響的保供物資發放呢?從居民反映的情況看,有的禮包以次充好,甚至不乏發霉變質產品;有的禮包選擇了多次被行政處罰的問題企業;有的禮包選擇了不知道哪兒來的山寨貨。有群眾只能形容稱,這簡直像在開“3.15晚會”,太影響上??挂叩氖繗饬?。不過,在海叔看來,疫情如同一面鏡子,不用到秋后,這些賬是能夠很快查明的。
上海慕丹農業種植合作社哄抬物價遭到查處 圖:“上海市場監管”微信公眾號
第二種,不是政府發放的保供物資,而是來自商家,來自團購。 海叔不得不說,社區團購,是上海這一國際大都市的市民在疫情防控期間,不得不采取的生活乃至生存之非常之法。在此情況下,竟然有商家頂風作案。譬如上海慕丹農業種植合作社,竟然在以20元一斤的價格銷售桃太郎番茄,進貨和出貨差價高達100%。更有甚者,該合作社把青茄子賣到了24元一斤,進銷差價高達200%。根據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通報,擬責令當事人整改、退款、罰款。當然,還有團購商品以次充好者,譬如上海警方通報,楊浦警方4月20日抓獲一名豬肉銷售商家負責人童某,即在采購到的豬肉明顯變質的情況下仍然銷售。
02
疫情封控之下,從上海市民特別是家里“馬大嫂”(買汏燒)人士的親身經歷來看,有些城區因為電商資源多些,疫情情況好些,而買得到盒馬、美團之類物資,但也有一些地區由于電商資源少些,疫情更嚴峻些,而晝夜惦記各App搶菜而不得。
搶不到怎么辦?
除了政府發放的保供物資以外,只能團。
一張頗為“簡單粗暴”的團購規定
團什么呢?
難道只能聽團長的,或者自己想法組團當團長嗎?顯然不僅如此。海叔了解到,上海不少小區的團購方案不盡相同。譬如有的小區由業委會商量方案,劃分出優先購買級,先保障米面油、肉蛋奶物資,然后有些物資看小區物業能提供多少保安,小區自身有多少志愿者,然后決定成團與否。
當然,也有的小區直接由物業、居委出面,大紅戳子很是顯眼地一蓋。團購只限剛需,非剛需用品一律暫停。甚至有物業指定所謂的“保供企業”,這里面有沒有竊取權力來尋租的問題?問題是還畫蛇添足地將面包、水產品、咖啡、熟食都列入“非剛需”,一律予以暫停。還稱,開團必須“經小區團購審核組審核同意后方可開團。如出現食品安全問題或防疫風險、引起疫情傳播的相關團長需承擔由此帶來的經濟責任和法律責任”。那我倒要問一問,這自封的“審核組”承擔什么責任呢?權力和責任嚴重不對等!
憑什么海鮮、面包等不許團?市里發布的保供企業名錄中明明有這些企業這些產品??!不給團的法律依據何在?當居民問上去以后,又不得不放軟檔。這就有點開玩笑了。
三林鎮東方悅耀小區外購物資防疫簡易流程值得推薦
在海叔看來,疫情期間,依法辦事顯得尤為重要。既然法律沒有禁止,且是保供企業提供的物資,就該允許團購。 物業有進門前進行防疫消殺的義務,而無禁止居民團購的權利! 至于居委會,一定要搞清楚自己是群眾性自治組織,是無權制定法律法規的。在蓋大紅圖章前,該認真思考,三思而后蓋,兒戲不得!
疫情期間,我們防范的是病毒,而不是居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我國各級黨組織和政府開展工作的優良傳統和法寶。居委會和物業本身在群眾中,更該好好學習如何“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如果團長能夠提供所團物資、送貨者的合法合規來源,又有足夠的志愿者愿意幫助送貨,誰也無權攔住團購物資!在此也不得不說,所謂志愿者,除了在居委登記的名錄上有的志愿者以外,只要能夠出具核酸證明或者抗原證明,且不屬于封控樓的小區居民志愿去搬運物資,自然可以向物業報備去搬貨。當然,具體幾個人前往搬貨,還要看防疫期間如何做到不聚集。
03
疫情期間,還能看到各種各樣的謠言。謠言亂傳,不僅不合法,也不利于抗疫。
4月21日傳出消息,上海網信辦自4月8日發布《關于進一步查處網絡圈群造謠行為的公告》以來,經與公安部門聯合溯源調查,依據互聯網相關法律法規,已協調相關部門對“百龍小區4號樓”“K歌嗨一嗨”“花橋二手閑置&愛生活群”“死黨群”“閔行辦證”等傳播涉疫謠言的30個網絡群組予以封停,對23名首發謠言的微信個人用戶予以處罰。
上海網信辦聯合公安部門重拳打擊涉疫謠言
在海叔看來,疫情期間,從快從重打擊涉疫謠言,特別有必要。這不僅對澄清事實有幫助,更對市民堅定抗疫必勝的信心有幫助。
在此不得不說,黃浦區打浦橋街道做得就不錯。4月19日晚上,打浦橋街道通過微信公眾號,針對居民質疑,一一作出回應。譬如有居民質疑為何有一輛白色私家車裝著臘肉走了,而自己家沒有收到過臘肉。“打浦橋”回應稱,這輛“居民拍到的白色私家車”,是保供車輛。而居民關心的臘肉,來自云南瀾滄捐助,供70份。由這輛保供車第一時間臨時接駁至街道志愿者中心。“因為份數較少,街道于4月20日分發到部分居民區,發放對象為:居民區內部分獨居高齡孤寡老人和特殊困難群體”。
打浦橋街道部分居民收到來自云南的臘肉 圖:“打浦橋”微信公眾號
這一情況說明靠不靠譜呢?顯然靠譜。因為打浦橋街道將疫情期間收到過的來自全國各地的所有捐贈,以及分發去向全部列表。在前后四頁的表格中,捐贈物資、捐贈去向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海叔感覺,打浦橋街道的做法應該全市推廣。
疫情期間,如何讓團結抗疫的居家居民生活品質盡量少打折,這是各居委會、物業公司該動腦筋想辦法的事情。一味地阻止團購,其實與禮包以次充好云云相類,都是與抗疫之道背道而馳的。畢竟,自古打仗,糧草先行!家中有糧,心中不慌。而眾口難調,每個人的生活必需品又怎么可能,或者說怎么可以一樣呢?
責任編輯: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