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塵天氣咋又來了?減輕對身體的危害,做好這9點!
3月22日北方迎來今年以來最大規模的沙塵天氣,18省區市有揚沙或浮塵天氣①,部分地區有沙塵暴。甚至有些地方下起了“泥雨”,但依舊無法掩蓋掉空氣中的土味。
北方大規模沙塵來襲
3月以來我國已出現4次沙塵天氣
3月22日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沙塵暴黃色預警:受冷空氣大風影響,預計3月22日08時至23日08時,新疆南部、青海北部、甘肅中南部、寧夏、內蒙古大部、陜西大部、山西、河北、北京、天津、黑龍江中西部、吉林中西部、遼寧、山東、河南、江蘇北部、安徽北部、湖北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揚沙或浮塵天氣,其中,內蒙古東南部、北京、天津北部、河北中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沙塵暴,局地有強沙塵暴。①
圖自中央氣象臺①
“昨天晚上天氣就很陰沉了,早上出門看到外面黃沙漫天。”3月22日,一位家住北京海淀的市民向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表示。②
據3月22日早6時的實況數據,北京市空氣質量已達嚴重污染水平。③
圖自北京空氣質量③
據中國天氣網,本次沙塵影響具體時間如下:
到22日上午→陜西中北部、山西、河北、北京、天津、黑龍江西南部、吉林西部、遼寧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揚沙或浮塵天氣,其中,內蒙古中西部的偏北地區有沙塵暴,局地有強沙塵暴;
22日中午前后→開始影響河南、山東等地;
23日白天→沙塵天氣逐漸減弱,影響趨于結束。④
這是京津冀今年來第三次沙塵天氣,也是北方最大規模沙塵過程。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從中央氣象臺了解到,今年三月以來,我國已經出現4次沙塵天氣過程。②
很久沒見的沙塵天氣,怎么又來了?
“之所以出現大風沙塵天氣,是因為當前大地回暖,日曬使得地表松動,春季又恰好是冷空氣大風頻發的季節。所以當強風經過蒙古國和我國內蒙古西部、甘肅等地的沙源地時,會將沙塵卷到空中,隨著低空氣流向東向南傳輸,影響內蒙古以東以南等區域”,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張濤3月22日接受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采訪時解釋。②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研究員高鑫3月16日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表示,今年冬春季節,我國降水量偏少,2月下旬以來天氣回暖,沙源地氣溫迅速升高,裸露的沙源地容易迅速起沙。同時,3月10日發生寒潮,在冷空氣和大風的作用下,形成了大范圍的沙塵天氣。
高鑫表示,有利的沙源、大風天氣、不穩定的空氣狀態是形成沙塵天氣的3個基本條件。每年3-5月,北方就容易發生大規模的沙塵天氣。⑤
牛宏超/攝
沙塵天氣對健康的影響也很大!
沙塵天氣由強度輕至重分為5級,分別是浮塵、揚沙、沙塵暴、強沙塵暴和特強沙塵暴。⑥
沙塵天氣的等級劃分 |
|
浮塵 |
無風或微風,渾濁,能見度<10公里 |
揚沙 |
有風,相當渾濁,能見度1公里到10公里 |
沙塵暴 |
強風,很渾濁,能見度<1公里 |
強沙塵暴 |
大風,渾濁不堪,能見度<500米 |
特強沙塵暴 |
狂風,特別渾濁,能見度<50米 |
表格內容源自:中國天氣網
對于沙塵暴的健康危害,北京積水潭醫院呼吸與危重癥學科副主任醫師程洋2021年3月在接受光明日報采訪時指出⑦:
1. 顆粒物可沉積在人體的多個器官
沙塵暴除大風外,混雜有大量顆粒物,可以沉積在人體的各個器官。
沙塵暴顆粒物一般直徑在PM10以上。PM10吸入后,沉積在上呼吸道,同時通過纖毛運動,隨著咳嗽、打噴嚏排出體外,這些顆粒物會對上呼吸道產生刺激,破壞呼吸系統防御功能,引起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上呼吸道癥狀。
事實上,沙塵暴也有PM2.5,因此會對上、下呼吸道產生雙重打擊。PM2.5能夠直接進入、附著在氣管、支氣管,甚至直達肺泡,誘發感染、炎癥或者免疫反應,甚至引起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塵肺等疾病的發生。
另外,沙塵顆粒物沉積在皮膚上,使皮膚腺和汗腺阻塞,引起皮膚瘙癢、紅腫、皮疹;
顆粒物進入眼部,引起眼部異物感、流淚,甚至發展為結膜炎等眼部疾患。
2. 混有過敏原會增加過敏風險
沙塵暴混雜有大量花粉等過敏原,從遠方傳至本地,有些在本地不曾有過敏史的人,沙塵天氣時可能會出現許多過敏癥狀,如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皮炎等。
3. 混有細菌、病毒增加感染風險
沙塵暴還混雜有大量細菌、病毒以及其他一些對人體有害物質,隨沙塵進入機體可導致相應部位感染。
進入上呼吸道可以導致細菌或病毒性鼻炎、咽喉炎,進入下呼吸道則可以導致支氣管炎、肺炎;
進入胃腸道、眼睛分別可以導致胃腸炎、結膜炎等,同時感染會引發原有慢性疾病的加重。
曾經有報道,受沙塵暴影響,一地市民感染“鏈球菌”數量激增。
4. 影響紫外線殺菌
紫外線有消菌殺菌作用,沙塵暴會影響紫外線的輻射強度,使致病菌隨空氣進行傳播。
5. 可能吸附重金屬危害健康
吸附在顆粒物上的多環芳烴、重金屬等有機物,具有很強的致突變性和致癌性。
6. 影響人的心理健康
沙塵暴對人的心理健康也有很大的負面影響。比如,沙塵暴來襲時能見度較低,光線陰暗,使人產生壓抑感、恐懼感。
7. 可能影響其他心腦血管慢病
也有研究報道認為,沙塵暴天氣可導致心腦血管事件頻發,如冠心病、心肌梗死、腦卒中等。⑦
減少沙塵天氣危害,做好這9點!
老年人、兒童、孕婦、患有呼吸系統疾病及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是敏感人群。沙塵天氣時,敏感人群應盡量避免外出,如果發生慢性咳嗽伴咳痰或氣短、發作性喘憋及胸痛時均需盡快就醫。
因職業需要必須在室外活動的人群,如交警、環衛工人、建筑工人等,應做好個人防護措施。
【室內】
1. 及時關閉好門窗,必要時可以用膠條密封住門窗,防止沙塵進入室內;
2. 采用濕墩布拖地、濕抹布擦拭等濕式清理灰塵的方法,保持室內清潔干凈,避免室內塵土的再懸浮;
3. 可使用加濕器、灑水等方法保持空氣濕度適宜;
4. 有條件的室內開啟空氣凈化器;
【外出】
5. 最好佩戴N95及以上防護口罩。沙塵天氣會同時存在浮塵、可吸入顆粒物和細顆粒物。
6. 有條件可佩戴防風的眼鏡,避免風沙對眼睛造成損傷。如若風沙進入眼睛切忌用手搓揉,可流淚,或應盡快用流動的清水沖洗或滴眼藥水,如仍有不適應及時就醫;
7. 佩戴帽子、紗巾等防塵用具,用紗巾包圍頭部,避免風沙對皮膚、頭發、耳朵等造成損傷;
牛宏超/攝
8. 外出回來應立即洗手、洗臉,用清水漱口,清理鼻腔。有條件的可洗浴,并及時更換衣服,保持身體潔凈舒適。
【飲食】
9. 沙塵天氣時,空氣干燥,易出現唇裂及鼻子、咽喉干癢等情況,應多喝水、多吃富含維生素的蔬果,保持呼吸道通暢以及濕潤,緩解咽喉的不適癥狀。
責任編輯: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