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志愿者走進仙巖中心小學開展科學家精神專題講座
日期:2025-05-15 21:00 來源:中國新媒體信息網
為弘揚科學家精神,厚植家國情懷,5月13日,江西省上饒市玉山縣仙巖中心小學迎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科普教育活動。科技志愿者、玉山一中教師祝凱凱以“追尋榜樣之光,傳承科學精神”為主題,為該校三至五年級學生帶來了一場生動的專題講座,講述“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的感人事跡,帶領學生們感悟科學家精神的深刻內涵。

講座中,祝凱凱以歷史為脈絡,通過影像資料、情景再現和互動問答等形式,生動還原了黃旭華隱姓埋名30年、投身核潛艇研制的艱辛歷程。從青年立志報國到突破技術封鎖,從“人間蒸發”堅守科研一線到以62歲高齡隨艇深潛試驗,祝老師用鮮活的語言將黃旭華“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的奉獻精神娓娓道來。學生們屏息聆聽,在“三顆糖送別母親”“用算盤計算核心數據”等故事中觸摸科學家的初心與堅守。
什么是科學家精神?黃旭華院士用一生給出了答案。”祝凱凱從“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六個維度,結合黃旭華“深潛報國不問名”的感人事跡,深入剖析科學家精神的核心價值。他特別提到,黃旭華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需求,用“一輩子只做一件事”的執著詮釋了科技工作者的使命擔當。講座現場,學生們踴躍發言:“黃爺爺為什么能堅持這么久?”“如果研究失敗了他會放棄嗎?”祝老師一一解答,并鼓勵同學們“以科學家為榜樣,保持對未知的好奇,用堅持書寫自己的答案”。
活動尾聲,祝凱凱帶領全體學生齊誦黃旭華的名言——“對國家的忠,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鏗鏘誓言回蕩校園。仙巖中心小學德育主任表示,此次講座不僅是一堂科學啟蒙課,更是一堂思政教育課,“科學家精神將成為孩子們成長路上的精神坐標”。五年級學生王雨欣在心得中寫道:“原來科學家的‘酷’不是超能力,而是永不放棄的勇氣。未來我也想成為像黃爺爺那樣的人!”
此次“科學家精神進校園”活動是玉山縣“弘揚科學家精神”系列活動的組成部分,旨在通過講述科學家故事、弘揚科學精神,激發青少年科技報國志向。由民盟玉山縣總支部、玉山縣科協主辦,玉山縣仙巖中心小學、玉山縣科技志愿者協會承辦。
責任編輯:冬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