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r id="tvnh7"></wbr>

<sub id="tvnh7"></sub><em id="tvnh7"></em>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雄安| 香港| 澳門| 臺灣

      貴州:讓民生福祉有深度更有溫度

      日期:2025-03-22 20:17 來源:天眼新聞

        不久前,家住遵義市深溪鎮的70歲患者王正高來到遵義市紅花崗區人民醫院,既不用掛號,也無須復雜的手續,僅靠一張轉診單,就在短短10余分鐘里順利完成了從轉診到就診的全過程。
       
        這是我省在全國率先開展轉診中心試點中所取得的實效。2024年,國家出臺政策強化首診與轉診服務,貴州迅速響應,印發《貴州省第一批轉診中心建設試點方案》,明確以二級以上醫療機構為主體,推進轉診中心建設,提升醫療服務連續性。這一方案的出臺,無疑為廣大患者提供了極大便利。
       
        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近年來,貴州出臺系列政策,實實在在辦好惠民利民實事,以務實和高效回應大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不同領域提供的便利,也成為人們衡量生活品質的標準之一。

       
        三穗縣敬老月活動貴州省民政廳供圖
       
        在黔東南州天柱縣藍田鎮楞寨村,患有眼疾的86歲老人歐陽愛完用上了民政局工作人員送來的防走失智能手表和四角拐杖,智能設備讓老人多了一份安全感,也讓他的家人多了一份安心。養老不離家是大多數老人的愿望,而貴州也早已將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項目納入“十件民生實事”規劃。
       
        在過去一年間,貴州各級婦聯在各媒體網絡平臺和婦聯的微信公眾號上,以直播、微短劇、動畫、在線訪談等形式,進行普法宣講,將抽象的法律法規通過案例具象化,讓人過目難忘。線下普法則進入到百姓的生活場景中,在集市上、院壩里,“巾幗普法鄉村行”等活動令人耳目一新。自《貴州省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正式施行以來,婦女兒童權益保護相關政策和法律法規成為人們的關注熱點,融入生活的普法方式,讓人們更高效地掌握相關知識。
       
        醫療、養老、婦女兒童權益等保障愈加完善,便利的公共設施也在點燃人們健康生活的熱情。2024年,全省15分鐘健身圈不斷完善,體育人均場地面積已達2.51平方米,同比增長9%;社區健身路徑或3人制籃球場共有250個、農體工程器材補充維護更新400個、省全民健身中心工程項目(一期)建設等均已完成。2025年,豐富群眾文化體育生活再度被寫入“十件民生實事”中。
       
        “黨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鄉親們是笑還是哭。”在生活日益便利的今天,從人們的笑臉上,民生福祉的深度與溫度也可知可感。
       
        文/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彭芳蓉

      責任編輯:王健

      上一篇:四部委回應社會關切 民生細節 百姓福祉

      下一篇:沒有了

      圖片新聞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