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r id="tvnh7"></wbr>

<sub id="tvnh7"></sub><em id="tvnh7"></em>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雄安| 香港| 澳門| 臺灣

      祝環宇:堅守基層的第六代民間中醫傳人

      日期:2025-07-28 20:29 來源:中國新媒體信息網

             在江西東大門玉山縣,有這樣一位堅守“當好老百姓好醫生”初心的基層醫務工作者,他便是祝環宇。1964年1月,祝環宇出生于江西省上饒市玉山縣仙巖鎮,他出生于岐黃世家,其家族醫學脈絡可追溯至清朝嘉慶年間,傳至祝環宇已歷六代。1986年,他走上從醫路,從此就扎根在基層醫療一線,這一堅守就是39年。
       
            祝環宇的名字是父親祝龍潮取的,“環宇”有宇宙洪荒的意思,正合中醫“人體如宇宙,氣血似星辰運行,臟腑應四時變化”的天人合一想法。名字背后,彰顯著醫者仁心應如宇宙般包容萬物,寄托著家族對他懸壺濟世、治病救人的殷切期望。他的祖父祝和慶、父親祝龍潮在玉山及周邊頗有名氣,祖父看病始終秉持“問診必細察、用藥必精當”的行醫準則,面對疑難雜癥,總能精準診斷、對癥下藥,使患者重獲健康,因此在當地贏得了“祝一帖”的美譽,其事跡還被寫進了《玉山縣衛生志》。小時候,祝環宇常跟著父親出診,看著那個裝著藥材的舊藥箱,父親對患者的好,慢慢在他心里種下了當醫生的種子。在這樣的家庭氛圍里,他從小就接觸中藥藥性和中醫基礎理論,少年時期的他就開始潛心背誦《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等醫學經典,為日后的從醫生涯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在到仙巖鎮中心衛生院工作以來,祝環宇就沒離開過基層。這些年,他平均年接診量達1.8萬人次,不光玉山本地的,上饒、鷹潭、德興、衢州、杭州等地也有患者來找他。他擅長看各種疑難雜癥,在中醫調理腫瘤方面,不少人都是慕名而來。
       
             三十年前,仙巖鎮橋棚村皮家塢的紀某枝老人中風后癱在床上,家里人沒辦法,只好請祝環宇上門。那時皮家塢在深山里,到鎮中心有七公里山路,不好走,交通不方便。但祝環宇沒猶豫,揣著藥箱就去了。到了老人家里,見屋子簡陋、家境一般,他仔細檢查后定下治療方案。家屬要給出診費,他擺手拒絕,只說先治病。之后三個月,他風雨無阻,一趟趟跑山路,除了扎針配藥,還教家屬怎么護理。慢慢地,老人竟然能站起來了,一家人臉上又有了笑容。這事在當地傳了很久,大家都說他不光醫術好,心更好,山路遠、家境差、給多少報酬,他都沒放在心上,就想著讓病人好起來,這就是他當醫生的本分。
       
            多年臨床下來,祝環宇形成了以脾胃為核心的中醫診療思路。他把《黃帝內經》里“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亡”的道理用到看病上,覺得調理脾胃是關鍵。在他看來,脾胃是后天之本,管著氣血生成,也是維持正氣的關鍵,脾胃不好,氣血就不足,人就容易生病。所以面對腫瘤這類難治病,他用“守中州以灌四旁”的治療策略,從調理脾胃入手,選經典藥方,再根據病人體質情況調整。
       
             祝環宇看病,一直遵照醫圣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出的“大醫精誠”理念做。他每天要接診四五十個病人,但每個都認真看,不馬虎。為了讓遠道來的病人能看上病,他很少休息,除了春節歇兩三天,常年在崗位上,就想著不讓病人白跑。遇到沒帶夠錢、又不會用手機支付的老人,他常先墊上錢讓拿藥,等下次來再給,免得老人多跑路,這樣一來,醫患之間也更信任了。
       
            在傳承中醫這事上,祝環宇從不藏著掖著。他常說:“好醫術藏起來,對不起患者,也對不起祖宗傳的學問。”現在,作為第七代傳人的兒子祝振韜自江西中醫藥高等??茖W校畢業后,就跟著他行醫。不光對兒子,醫院里其他年輕醫生問到他,他也都耐心教,用他的話來說就是:“中醫得有人接下去,多個人會看病,老百姓就少點難處。”
       
            從醫這些年,祝環宇一直照著“精于業,誠于心”的準則做。他用扎實的本事護著患者健康,用實在的關懷暖著病人的心。在基層崗位上,他用行動擔起了醫生的責任。診室里的錦旗,一堆堆寫著患者希望的處方,都在默默述說著這個普通醫生對“大醫精誠”最實在的堅守。(姚文釗)

      責任編輯:冬東

      上一篇:江西上饒: 12歲少女脾破裂命懸一線 區人民醫院多科聯動搶回生命

      下一篇:上海:急性病毒性肝炎報告發病率控制至歷史最低水平

      圖片新聞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观看